1.热轧钢板(GB/T 3278) 1965年,我国采用前苏联、2654-1950和TY C6151-1955。在
制定了第一个热轧碳素工具钢钢板标准YR 538-1963,标准内容除基本保留前苏联抓准规定外,增加了珠比体组织检验。YB 538-1961中规定薄钢板全脱碳层深度每一个钢板厚度的3%,厚钢板令脱碳层深度小夫于钢板厚度的1%。如果在没有保护广毛纹刷口的情况下进行热处理时,欲获得标准规定的珠光体组织要求,则脱碳度大于4mm钢板的脱碳规定义较严格。因此执行脱碳导致有的钢厂只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交货。碳素钢钢板脱碳问题也是很重要的,热轧技术的发展也是适应当下钢材加工重要技巧之一。其他钢板和钢材都是很重要的。将不同的结构用钢制作标准中进行规定。到目前为止,新的规定和运用都是在不同的更新和完善。
1982年,针对上述问题,在经修订后制定的锌国家标准GB/T 3278 -1982中解决了这一难题。将厚度大于4mm的钢板全脱碳层深度修改为4mm于钢板厚度的5mm,并且规定绛需方解决可小检验珠光体组织。这是出于锦片对珠光体组织的要求小很严格,有的工具厂还要自行退火处理的原因,也就是在不降低钢材质量的前提下,依据实际情况所作出的规定。GB/T 3278 -1982的其他内容。与YB 538-1965大致相同,未作大的修改。
2.冷轧钢带《GJB 1493、YI3/T 5058、YB/T 5061、YB/T 5062)GJB 1493 1999 JZ用十制作弹链、弹夹用的冷轧碳素工具钢带标准,只列有一个T8A牌号,要求表而质量严格。此标准的前身(YB 689---1976)是根据弹簧、弹夹的要求制定的。
YB/ T0058- 1993适用丁制作量具、刃具等工见用的退火、球化退火和冷硬状态的冷轧钢带。标准中包括弹簧钢、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3类钢的牌号,是由在此之前的两个标准 YB208-1963和GB 3525 -1083合并谢成的。1993年,经标准体系整顿。将GB 3525-1983 改为行业推荐性标准YB T 5058-- 1993。与Yl3 208相比较。增加厚度高精度级允许偏差,钢带不平度分别加1mm.钢带交货长发允许增加等。
3.Y/T 5061--1993适用干制作手表机芯及其T具的冷轧钢带,包括TIOA、TJ2A钢牌号。1964午,发布的第一个手表用碳素工具钢标准YB 318 1964。规定了力学性能、珠光体组织(3~7级)、试样淬火硬度(≥HlN:62)、表面糊糙度(L<d≤1.25 um)等内容,1983年第一次修
订,发布为G13 3528- 1983。G/YB 318相比较,增加了非金属夹杂物、石墨碳以及脱碳层深度的检验;对珠光体组织合格级别加严为3级,表面粗糙度加严到Ra≤0-63 um。标准总体水平有了提高。1989年进行第二次修订,再次作了较大修改。主要有,增加厚度允许偏差较高级和高级两组;修订脱碳层深度检验:取消试样淬火硬度、金属灾杂物和石墨碳检验:表面粗糙度修改为Ra≤0.8 um;将力学性能分为4组。1993年,终标准整顿,将国标GB 3528 1 989改为治标YJ/T 5061一1993。YB/ T 5062 -1993 适用于木工锯和其他锯条用冷轧钢带。1965年发布了 YB530)。1963年锯条用冷轧钢带标准,其规定包括拉伸性能、脱碳层深度、非金属夹杂物、网状碳化物等内容,比较符合使用要求,1983年进行厂第一一次修定,加严厚度允许偏启等规定,发布为GB/1983。1993年。经标准整顿改为YB/T 5063一1993。熔体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性质有所不同。比较上面三种金属合金的氧化速度,可以认为,与氧亲和力大的元素优先氧化,其氧化速度遵守动力学的质量作用定律。氧化膜的性质控制氧化过程。因此,加入少量使基体金属氧化膜致密化的元素,能改善熔体的氧化行为并降低氧化烧损。
更多信息
请直接与弘超工作人员联系,联系电话:(0769-82621066,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400-699-1286)。已获得更多结构用钢、合金工具钢、模具钢材的技术处理信息。
资料来源: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