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    网站地图     收藏本站

(免长途费)客服热线: 400 699 1286


如何防止铸坯产生内裂纹?

根据上一个问答可以看出铸坯内裂纹生成的必要条件是:
1.裂纹是在高温下产生的,此时,钢的强度和塑性均非常低。裂纹是在应力(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)作用下产生的。裂纹问题在钢材中有些时候都是会出现的,碳素结构用钢裂纹和其他钢类存在的缺陷存在的。
2.在裂纹产生的晶间,特别是柱状晶晶间,往往都富集有大量的夹杂物和低熔点元素是JS、P等,说明钢水的纯净度不高。从上述三个必要条件看,高温是铸坯凝固的必经过程,是无法避免的;因此,要防止铸坯产生内裂纹,就要从控制减轻铸坯在凝固过程中承受的各种应力,这些应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(1)铸坯菱变产生的应力。
(2)如果是直结晶器弧形连铸机,当铸坯在弯曲变形时产生的变形应力。
(3)二次冷却造成的冷却收缩应力。
(4)钢水静压力产生的坯壳鼓肚变形应力。
(5)拉矫机拉坯时产生的拉应力、拉矫辊夹紧铸坯时的压应力及矫直时的矫直变形应力。
(6)若二冷导向段的弧度不准确,还会在铸坯上产生附加变形应力。针对铸坯可能承受的上述的复杂应力状况,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措施,以减轻铸坯承受的应力:
①控制结晶器下口的磨损,从而减少铸坯的菱变,如采用技术并严格地调整好足辊的位置、采用耐磨性较好的铜管材质、选用合理的结晶器以及及时更换已经磨损的结晶器等。
②对于直结晶器弧形连铸机,其弯曲段可以采用连续弯曲技术,将弯曲段的变形速率控制在10-4/S级别,这样裂纹产生的概率可大幅度下降。
③在不打滑的前提下,可将拉矫辊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尽量地调低,矫直形式最好选用连续矫直技术,因为连续矫直的变形速率可降到10-4/S,其带液芯矫直时,二相区的变形速率可达lO-5-10-6/S,可有效地防止铸坯产生内裂纹。
④合理设计二次冷却配水制度,水量分布均匀,冷却过程中铸坯表面不产生回温现象,铸坯表面的温度差不大于200℃:喷嘴对中铸坯表面,铸坯不走偏等,可以防止水冷裂纹的出现。
校正二次冷却导向段的弧度,避免铸坯在二次冷却区内出现附加变形。
⑤除了上述这些措施外,提高钢水的纯净度也是消除铸坯内裂纹的重要措施,下面列举三个钢厂的例子:
(1)某大钢厂的电炉分厂采用40%三脱铁水热装且废钢质量非常好,其钢水的S含量一般都在0.008%以下,该厂的铸坯低倍检验基本没有内裂纹。
(2)某特钢厂有一台引进的连铸机,铸坯低倍的内裂纹长期困扰着这个厂,原先一直怀疑设备维修有问题,后来发现该厂的成品钢坯中的S含量大部分控制在0. 026%一0.033%,该厂调整了工艺,充分发挥LF炉的脱硫功能,当S含量控制在0.012%以下时,内裂纹就没有了。
(3)某特钢厂引进一台装备水平较高的连铸机,结构用钢和碳素结构用钢都是钢水中占有比例,外商对该厂的钢水质量有一个要求,要求钢中的酸溶铝和总铝的比例大于900 (即S/[A1]T≥90%)而该厂当时的酸溶铝和总铝。
比例的水平只有65%一70%,相应的钢中的总氧量降到了20×10左右,硫的含量也降到了0.01%。70%左右(这是很自然的,因为脱氧过程本身就伴随着脱硫)。这时铸坯低倍中的内裂纹就自然消失了。
从上述三个例子可以充分地说明:提高钢水的质量对防止铸坯产生内裂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可以这样理解,当钢的纯净度提高到一定程度,即使夹杂物和低熔点元素在凝固过程中富集,但富集后的总量仍然非常少,不足以破坏金属的连续性,也就不容易引起裂纹。哪怕应力超过了晶间强度而产生了裂纹,这种裂纹经轧制被焊合后,连铸裂纹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,由于晶间富集的夹杂物和低熔点元素的数量不足以被腐蚀成假裂纹,裂纹也就自动消失了。可以说,在防止铸坯产生内裂纹这个问题上,提高钢的纯净度比起降低和控制铸坯的应力显得更有效和更直观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设备的维护和设备的状态不重要。要想使连铸生产达到高的作业率和高的生产量,必须保证连铸机的设备故障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。因此,加强对连铸设备的维护,保证连铸设备有良好的状态,仍然是十分重要的。
更多信息
请直接与弘超工作人员联系,联系电话:0769-82621066,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400-699-1286)。已获得更多结构用钢、合金工具钢、模具钢材的技术处理信息。
资料来源: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
【 浏览次数:43 】 【 加入时间:2012-10-19 15:25:56 】 【 关闭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