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    网站地图     收藏本站

(免长途费)客服热线: 400 699 1286


脱氧产物怎样才能迅速地上浮排除?

氧产物的排除是沉淀脱氧全过程的关键性步骤,也是减少钢中夹杂物提高钢品质的重要环节,有关理论及操作方式如下。
(1)低熔点理论。此理论认为,在脱氧过程中只有形成液态脱氧产物,才容易由细小颗粒碰撞合并、聚集、黏附而长大上浮,也只有液态脱氧产物才呈球形。其上浮速度(v)将随下列因素而加快,如颗粒度(厂)的增大、钢水黏度的减小、钢水与脱氧产物密度差的增大等。其中脱氧产物的颗粒大小对上浮速度影响最大,即V上- oc产。一般脱氧产物的颗粒度在10011m以下。因此,在脱氧过程中就要千方百计使脱氧产物呈液态。操作上要先加弱脫氧剂,后加强脱氧剂,若使用复合脱氧剂时,其脱氧元素含量的比例要合适,例如若用Mn、Si和Al脱氧,就先加Fe-Mn、再加Fe-Si,最后加Al;如果是用Mn-Si合金代替Fe-Mn、Fe-Si脱氧时,其Mn-Si合金中’LVMn /-UJsi的比值应在4-7范围内为宜,既可保证足够的脫氧能力,又可形成液态脱氧产物而易于上浮排除。
(2)吸附理论。实际上有些钢种,大量的用单一Al或Si脱氧,尽管形成了许多细小、高熔点脱氧产物AIz。G或Si2,最终成品钢中的夹杂物含量并不高,钢品质也很好。所以,吸附理论认为,上述“低熔点理论”不够全面,没有考虑到夹杂物与钢水之间的相互作用。脱氧产物的颗粒度细小,但其“比表面积”很大,也可以从钢水中排除。研究结果表明,脱氧能力越强的元素,其脱氧产物的化学稳定性越高;熔点越高的脱氧产物与钢水问的界面张力越大,脫氧产物与钢水不润湿,易于分离上浮,Al比Si的脱氧能力强,脱氧产物Al2 03比Si02稳定,所以Al2 03的上浮排出比Si02也更彻底。因而,脱氧产物上浮排除不仅与产物的颗粒度、密度差有关,还取决于钢水的运动和钢水与脱氧产物间的相互作用。脱氧剂加人顺序不一定按照“先弱后强”的原删,右悲钢种也可以“先强后弱”。这样做,脱氧效率高,又降低了脱氧剂的消耗。尤其目前许多钢种都采用了炉外精炼手段,更有利于夹杂物的排出,提高钢的品质。采用哪种脱氧顺序要根据所炼钢种及后步工序的需要而定。
更多信息
请直接与我公司服务人员联络(热线电话:0769-82621066/400-699-1286),以获得更多的有关脱氧产物怎样才能迅速地上浮排除?及其它结构钢、合结钢、合金钢、合金结构钢、易切削结构钢、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、轴承钢、弹簧钢、耐热钢、日本合金结构钢SCr420、日本SCM415结构钢、13Cr11Ni2W2MoV耐热钢、15Cr12WMoV(1Cr12WMoV)马氏体耐热钢等的选择、应用、热处理及库存等相关资料。
资料来源: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结构钢事业部
『版权所有,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』
【 浏览次数:39 】 【 加入时间:2013-08-06 14:48:36 】 【 关闭本页